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點亮主火炬最大懸念揭曉。雪花形狀的主火炬在萬眾矚目下點燃,360度自動旋轉展示,精彩絕倫,這一儀式被稱作“百年首創(chuàng)”。
今年,三張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偽裝網讓冬奧“最高機密”圣火懸念留到最后一刻,而織起這張“保密網”的,就是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據介紹,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參與承擔了開閉幕式火炬的設計和展現形式。而特種偽裝網則用于保密“奧運火炬項目”試驗過程中的關鍵部件,在試驗和演練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次成功參與航天科研項目的海麗雅集團. 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則全面負責偽裝網的設計、研制,以及安裝和演練過程中偽裝網姿態(tài)效果的保障工作。
從去年9月至11月,在北京某航天器回收著陸地面綜合試驗場,模擬鳥巢場景進行開閉幕式點火儀式的展現試驗及全過程演練如火如荼進行中。
為了把主火炬的神秘感保留到最后一刻,點火儀式的演練選擇在深夜進行,華凱海洋研發(fā)團隊設計了三張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特種偽裝網,從三個方向把點火儀式圍住。
針對面積如此之大的偽裝網,為了能夠很好的偽裝遮蔽主火炬形狀,這就需要偽裝網透光率要小,但是還要有足夠的透氣率,否則如此龐大的偽裝網立在空中將無法掛載、控制,特別是有大風的時候,偽裝網會像船帆一樣鼓起刮破。而對于偽裝網來說,透風和遮光本身就是矛盾的。
試驗驗證過程中,為了更真實的模擬主火炬內場應用環(huán)境,降低外場自然風及光線影響,針對遮光性,華凱海洋研發(fā)團隊從材質和網眼密度上著手改進;針對透風性,研發(fā)團隊為特種防護網“穿”上了航天專用特種繩索,這種高性能超纖繩纜重量輕,但是強度比鋼纜還要大,同時兼顧了“細、輕、延伸率小”的特性。受風力影響,防護網可能隨風擺動而影響試驗,研發(fā)團隊在防護網周圍增加了徑向帶和緯向帶設計,并選用伸縮量小的繩帶作為系留繩,這相當于給整個網增加了骨架,保證了防護網即使在大風條件下依然保持穩(wěn)定的張力和可靠性。
耗時兩個多月,前后修改將近10版。去年11月,華凱海洋研發(fā)人員終于為點火儀式安裝了兼具透風、遮光性,又可抵抗10級大風,易于掛載和控制的“保密網”,成功保障演練過程中不會泄露主火炬的形貌。
華凱海洋研發(fā)人員秉持“百年繩匠”精神,將冬奧開幕式最大懸念成功留到最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了北京冬奧會“安全、簡約、精彩”的辦會精神,為國際賽事貢獻中國民企力量,向世界展示了“科技+文化”的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